找到相关内容72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龙树菩萨的大乘佛学思想略论

    ”,“心依於体”,对哲学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作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解答。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缺点,就是多着“有见”。“有见”就是他们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对宇宙间的事物,作一概实有的形而上学地...

    清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225355350.html
  • 龙树的大乘佛学思想略论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作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解答。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缺点,就是多着“有见”。“有见”就是他们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对宇宙间的事物,作一概实有的形而上学地理解,这样就和佛陀所讲的“缘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61155519.html
  • 宽昌法师:佛教在生活中的运用

    大家明明白白消费。智慧就是引导别人清醒地看待问题。不仅我们要清醒,别人也要清醒。世间与出世间是一样的,也就是我们要学习佛法,断除生活中的烦恼,用戒、定、慧三学来对治生活中的三毒。  今天讲的是悟佛禅,以...一个充满智慧与真理的宗教,让我们清醒地认识生活;所以我们要认识佛教。学佛要有八种正确的见解,就是八正见。在座的都是精英分子,经常坐飞机、火车,它们都有自己的轨道。如果偏离了轨道,就会出问题。你们来的...

    宽昌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5159819.html
  • 空与佛性

    层次来看待问题,其一是理解的层次,其二是实践体悟的层次。从理解的层次上来说,空和佛性都是可以论说的,好像也可以比较出二者之间的不同。空是完全采用否定的路径的,用这样的方法去逼显出实相。但空又不能是“顽空...根基。所以空和佛性好像有所同,又有所不同;问题是经典上明言二者都是佛陀亲口说出的,既说空是第一义谛(最高的真实,)却又说空是下了义的(解说不完全的),佛性才是了义的,身为佛教徒的我们,应该如何遵循呢?...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4765471.html
  • 大力提倡依师学法,振兴中国佛教

    有能力来帮助我们,只要我们具足条件,佛菩萨一定会来教我们。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善知识,而是没有够条件的弟子。学佛的人应该这样看待问题,应该这样反省自己。弟子不具备条件主要就是慢心大,看师长过失。当...

    翁跃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20166893.html
  • 大悲寺参学札记

    导致不同的结局。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说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操作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同样的问题同样的角度由于发心不同也会带来结果的不同。举例来说,就视野来讲,山底下、半山腰、山顶的人差异自不必说,就看问题的全局性来看更是层次不同。同样半山腰的人发心动念的不同就会走上不同的道路或上升或堕落。《了凡四训》中反复提到的改名运,就是建立在明白事理之后从改变出发点的角度来操作问题,因为发心的不同而“菩萨畏因...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1475943.html
  • 白天不懂夜的黑

    松动我们的固有观念,让我们了解我们认为的未必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也许只是在你的眼里,他才是这样。事实上,我们从未如实的看待事物,我们所看到的都只是自己的心的投射,都是各种影响的结果。 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试着从他人的立场来想问题,也许很多问题都不再会成为问题。我们可以避免陷入各种无意义的争论。 目前我们都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的无明,无明让我们认为事物就是...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4376505.html
  • 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

    是因为自己注定的命运不好、运气不好,环境不好、身体不好、健康不好、头脑不好、周围的人不好……看待问题时怨天尤人,对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却总是视而不见,从来不想很多事可能只是因为自己的某个行为做得不对而... 虽然烦恼的确不招人喜欢,但是有了烦恼就怨天尤人或是仅仅靠一时的忘记,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重要的还是应该正视烦恼,想办法解决问题,把让人烦恼的事一一化解。造成烦恼的基本原因,是过去所做的不善业存留在...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1676632.html
  • 佛教经济学(上)

    越多,水平越好。佛教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看待问题的态度极不理性:因为消费仅是人类福利的一种手段,目标应该是用最低的消费获取最大的满足。如果衣著的目的是为了保暖和美观,那么,我们就要以最小的力量达到这个目的;...人格基本上要在工作中形成,工作若适当考虑工作环境的人类尊严与自由,则对工人与产品都有助益。印度哲学家兼经济学家J.C.Kumarappa对此问题做了以下概括:  “如能正确理解和应用工作特质,那么,工作...

    E.F.Schumacher 译者:张大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3951723.html
  • 友好交流的和平使者――池田大作与中国

    池田给予了很高评价,对中国领导人不是以“中国对日本”这样的国家本位来看待问题,而是本着不管任何国家,都站在该国人民一边的立场这份中国的睿智来看待事情,令他叹赏不已,同时感到促进日中友好的重大责任,他...友好条约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池田在中日问题上的讲话, 引起了终生企盼日中复交著名政治家松村谦三的关注,当时已是86岁高龄的松村老先生,以“如获百万援军”的心情与池田会面,并于5天后,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行程,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3759227.html